渊明《归去来辞》 - 古琴

原上草    传统古曲    2018-9-30    1945    0评论
Media Player Error
Update your browser or Flash plugin
归去来辞
画-渊明归去来辞
元 ∕ 佚名(旧传赵孟頫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也是中国绘画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此图在手卷上,以单景构图的方式表现陶渊明「返家」的情节,画中陶渊明策杖漫步,有两位仆人随行,一人携带古琴,一人背负着酒罈,前方则是种植有五株柳树的家园,象征他「五柳先生」的自号。
    历代画《归去来兮辞》的画家,以北宋文人李公麟最为著名,他以「白描」人物的技法来诠释这个故事,影响了后代的画家。此幅画的作者,虽然旧传为赵孟頫,不过画人物的衣纹用笔快速、转折劲利,可能是出自元代其他追随李公麟风格的画家笔下。本幅画也与明初宫廷和浙派画家之间有紧密关连,例如将主要人物活动置于画面前景的手法,以及带有书法趣味的用笔,都影响了戴进或李在的作品。

    序文点击查看原图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

    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序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觉得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使我快乐,弹琴读书能使愁颜破;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及时生长繁荣,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古琴曲《归去来辞》曲解
    古琴曲《归去来辞》系后人根据东晋陶渊明同名辞而作。共有同名异曲的三种谱本。第一种在明代前期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的《谢琳太古遗音》中首次出现,至清末民初大约又有二十部左右的琴谱刊载它;第二种仅在明代前期的浙派「徐门正传」传谱《琴谱正传》和《杏庄太音补遗》这两部琴谱上刊载;第三种在清初《徽言秘旨订》上刊载,这首《归去来辞》为明清之际琴师尹尔韬新作,后有清代的《春草堂琴谱》和《琴学入门》转载。
    全曲分三段。第一段,曲调悠扬舒缓,琴声婉转,如同诗人自言自语,对于潇洒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即将荒芜的田园在召唤他,好似那里是他的归宿,而对于官场,他只是一个过客。心从矛盾中解脱出来,呼出闷气,大步迈向自在天地。
    第二段,曲风一转,旋律逐渐欢快起来。「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诗人洋溢着迈向新天地的轻松和喜悦。一抵家中,则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流露出狂喜之态。家里的松菊依旧,童仆稚子,候门欢迎。诗人饮酒赏景,怡然自得,恍如无心之云,倦飞之鸟。谢绝了世俗的交往,亲戚间的交流使人愉悦,抚琴读书乐而忘忧。再看大自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派复苏景象。这一段为主旋律的简单反复,略有变奏,听起来别有一番纯粹活泼之感,就似诗人简朴自然,充满人生情趣的田园生活。
    行至第三段,琴音复归低缓,诗人在最后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一连串感慨喷涌而出: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作者一心向往的是在良辰美景中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诗人归隐后,重新感受平民生活的质朴、真率、自然、自由,认为在大自然中他找到了生命正途,这是一种真率的抒发,是一种包含正反感受的体验。

    《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作为文学作品,这首辞的成就历来为人所称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经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可见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陶渊明自少年时就怀有大济苍生的志向。一生为官五次,因不为五斗米所折腰,便在到任八十余天弃官归隐。虽然此《归去来兮辞》词句清逸,景致优美,但是读来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对现实的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世事的纯隐士。由于受儒家的影响,陶渊明曾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希望通过出仕的途径,来实现「大济苍生」的宏愿。然而时势不济,空有一生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令他十分沮丧,直至辞官归隐,写下这篇文章表明意志,也让读者从中深刻体会到了他结束十三年仕途生活的坚决与畅快,以及归隐田园的决心。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诚哉斯言!大丈夫之道,乃仁人志士穿越一生不败的血气方刚与正气凛然,这也是每一位男子终其一生需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发布评论
挤眼亲亲咆哮开心想想可怜糗大了委屈哈哈小声点右哼哼左哼哼疑问坏笑赚钱啦悲伤耍酷勾引厉害握手耶嘻嘻害羞鼓掌馋嘴抓狂抱抱围观威武给力
提交评论

清空信息
关闭评论

设置播放模式X

分享音乐或视频给朋友X